【信息时间: 2025-04-11 11:10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宣传部】 【打印】 【关闭】 |
在通安镇华通一区的“便民驿站”,电动理发器的嗡鸣声和居民邻里街坊话家常的声音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现在理个发、磨个刀什么的,都不用出小区,在家门口就能弄,真的是方便的不得了!”居民朱大爷一边理着发,一边和旁边的老邻居们夸赞道。 作为服务居民的民生前哨,通安镇各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空间提升、服务提质、治理提阶方面,奋力绘制贴心服务与基层治理和谐相融的温馨图景。 阵地蝶变促服务更暖心 “以前只有要咨询办理业务的时候才会来社区,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几乎每天都要来‘打卡上班’。”家住达善小区的张伯伯笑着说道。 达善社区的“善邻汇”个体创业驿站让从事缝补、修鞋、磨刀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手艺人“持证上岗”,又为居民提供了品质好、价格优、有保障的高质量便民服务,让“留住手艺”与“便民服务”有机融合。“善育慧童”幼儿公益课堂通过开展有益于儿童成长和家庭和谐的文化活动,为社区儿童搭建快乐成长的活动阵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则配备了文体活动室、餐厅、休息室、绘本馆、健身房等基础硬件设施,满足老人日常保健、休闲、兴趣等需求,全方位覆盖老年人多元化服务。 这种服务阵地的迭代提升在通安镇并不是个例。通安镇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都已经成为了集社区业务服务、便民服务、文体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实现了家门口服务“零距离”。 社会组织反哺促服务内循环 “原来书脊的方正度也是判断标准!”在社区开展的“扫黄打非树新风”主题活动中,彩虹桥公益服务中心的社工为现场的青少年们科普了盗版书鉴别技巧。 为了提升社区服务品质、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项目,通安镇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积极吸纳社区能人、孵化社会组织、引进专业服务团队,有力推进服务提质增效。彩虹桥公益服务中心以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为起点,到现在在全镇范围内年均开展多元化服务活动210余场;挖掘的各类能人涵盖编织、园艺、书法等领域,至今能人队伍已有数十人;组建“善之韵”舞蹈队、乐心民间丝竹队等文艺队伍,为居民提供文艺表演服务。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形式多样、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扩大“朋友圈”促服务效能更优化 “之前测骨龄发现孩子骨龄偏小,担心孩子长不高,现在有了专家建议和科学依据,心里踏实多了!”日前,达善社区联合农工党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支部举办了“‘农’情‘医’路行”学科专家联合健康咨询公益活动,吸引了很多家长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切实打破了医疗资源壁垒,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科学的健康管理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通安镇通过扩大“朋友圈”,链接各类资源,着眼于“问需于民、服务于民”,开展了义诊、家庭教育、法律咨询、就业能力提升等服务,持续促进“1+1>2”的联动服务效能,满足居民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社区资源和服务能力的最大化。(通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