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间: 2025-04-10 12:59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宣传部】 【打印】 【关闭】 |
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4月9日,苏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苏州文昌实验中学校顺利举行。来自苏州市教育局、上海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新华日报》、苏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吴中区、昆山、张家港等地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代表参加会议。 在基地授牌与导师聘任仪式上,进行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实践基地”授牌,并为校外导师颁发聘书;在教学成果发布仪式上,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分享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经验。 在专家讲座中,专家学者分别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要义和路径》为题,详细深入阐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目标要求、理念遵循、实践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讲深讲透讲活》为题,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内容的爱国主义、民主政治等核心概念入手,用鲜活案例和生动语言破解教学难点,强调各学段彼此独立又各有侧重,有效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在教学展示中,各学段教师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各展风采。在小学学段,教师代表通过生活化情境,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在童心深处发芽;立足学生认知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初中学段,教师代表聚焦“民族团结的基石”,从历史到现实、从认知到认同,使初中生掌握“共同体”背后的宪法原则、制度价值与情感纽带。在高中学段,教师代表从“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切入,引导学生在理性思辨中筑牢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通过“时代楷模”钟扬的事迹将思政元素融入语文课,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密码。在大学学段,教师代表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向》为主题,从学术前沿视角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用中国式现代化体现共同体内涵。 活动还进行了专业、独到的教学点评。专家评委一致表示,教师们的授课有内涵、有设计、有热情,充分体现了思政课螺旋上升的特点,并强调思政课要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增效。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建华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必将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切实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出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文昌中学) |